肖军正大使在希腊《海运报》发表署名文章 《“一带一路”合作与欧洲电力高速公路建设》
2024-07-09 15:35

7月6日,肖军正大使在希腊主流媒体《海运报》发表题为《“一带一路”合作与欧洲电力高速公路建设》的署名文章,从建设欧洲高速电力公路网对希腊打造东南欧能源枢纽的战略意义出发,推介中国新能源技术和高压输电技术,呼吁两国以务实合作惠及民生、促进绿色转型。全文如下: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明确指出,中方将持续深化与“一带一路”伙伴国家的绿色能源领域合作。绿色能源转型是“希腊2.0”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打造希腊未来国家竞争力至关重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在光伏、风电、水电以及电力远距离传输等领域进行了丰富的实践。中国愿在相关技术领域推动国际合作,帮助降低全球清洁能源成本,为各国绿色低碳转型作出贡献。

打造电力高速公路是欧洲能源格局重塑的关键一环。欧洲是全球能源对外依存度最高的区域,长期以来“东气西送”一直是满足欧洲能源供应的重要方式。然而,全球气候和地缘政治格局变化不仅加剧了能源转型的紧迫性,更使欧洲能源自主成为优先目标。东南欧可再生能源富集,能源消费相对较低,而欧洲腹地是能源消费的重镇,在这种格局下,由东南欧向欧洲腹地输电的“南电北送”模式日益得到重视。

中国有一句俗语——“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浓缩了中国过去几十年高速发展基础设施的根本逻辑,交通是远距离、大规模的生产要素转移的关键。能源问题同样如此,欧洲要实现能源自主就必须要在区域内进行长距离、大规模的能源传输,就必须要有电力高速公路支撑这一战略。

希腊是欧洲电力高速公路网络布局中的重要枢纽。希腊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处于欧、亚、非大陆交界,是天然的能源中转站。同时,希腊还拥有丰富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资源。这使希腊在区域能源格局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潜力。

中希电力合作资源和技术优势互补、前景广阔。要充分发挥希腊在东南欧能源互联中的作用需要解决一系列挑战,特别是技术层面。希腊与欧洲大陆腹地距离较远,传统交流输电存在着输电损耗大、输电距离受限等问题。这就要求在希腊电网的发展中,优先考虑先进的直流输电技术,特别是柔性直流技术和特高压直流技术,以实现长距离高效输电。通过柔性直流技术的应用,可以将东南欧这些间歇性、不稳定的风能和太阳能转化成灵活、高效的清洁能源,继而通过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输送到欧洲大陆的其他国家。

中国拥有全世界电气技术最先进、设备种类最齐全、产业链最完整的电力装备企业。产品线能够全方位满足各类电力项目的需求。中希在资源和技术方面的互补,使两国该领域合作蕴藏着巨大潜力。

相信欧洲电力高速公路这一宏伟蓝图必将促进中欧企业合作共赢,必将惠及欧洲民生、增进百姓福祉。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