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合作如何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
——肖军正大使在德尔菲经济论坛中国专题论坛问答
2024-04-23 11:35

日前,肖军正大使参加德尔菲经济论坛第九届年会“中欧合作如何加速全球可持续发展转型”小组讨论,回答主持人有关中国对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中国促进中欧可持续发展合作优惠政策和中欧合作中所面临的障碍等问题。主要内容如下:



问题一:中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哪些重大贡献? 

古代中国为人类科技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也间接促进了欧洲文明进步。正是中国造纸术、印刷术西传,为欧洲文艺复兴创造了条件。得益于中国指南针的发明,欧洲的大航海时代揭开了序幕。这又为后来的欧洲文艺复兴做好了铺垫。欧洲正是因为对东方中国保持好奇和探索,才在文明发展中实现一个又一个飞跃。当下的中国正在迸发前所未有的创新热潮,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好奇与探索,也必定会为欧洲进步带来活力。

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仍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国家,中国不仅没有拖后腿,还在为世界作出贡献。通过大力发展农业生物技术,中国解决了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成为稳定全球粮食供应链的重要因素。借助于科技力量,中国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得益于科技在全要素生产率(TFP)中的比重上升,中国形成了超4亿人的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并将在未来15年翻番达到8亿,这将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在应对气变问题上,中国提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发展目标,并付诸严格执行。截至2023年,中国已经完成了减排工作一半以上。G20经济体只有中国、德国、英国和美国等四个国家兑现了减排进度。

中国通过科技进步,对内利用有限资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国没有走历史上那种殖民掠夺的道路来搞资本积累,这本身就是对人类文明史的巨大贡献;中国通过科技进步,对外推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以优质、低碳、价美的技术产品服务全世界,这是对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的巨大贡献;中国巨大的人口规模没有成为不确定性的根源,而是全球稳定的保障,创新发展活力的源泉,这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巨大贡献。


问题二:中国政府将提供哪些优惠政策来促进中欧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

可持续发展合作已成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新亮点和新引擎。例如德国与中国合作开展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研发项目,并在北京和上海设立了联合实验室。法国在成都建立了中法生态园,围绕智慧交通、智慧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开展合作。荷兰同中国的企业探讨在氢能源与燃料电池领域进行合作。挪威、比利时也同中国企业开展氢能合作。欧洲许多国家都积极支持中国开展绿色转型。

中国提出“科技合作全球倡议”,将面向全球设立科学研究基金,希望更多的中欧可持续发展合作能从基金中受益,让科技进步惠及全人类。


问题三:欧盟与中国加强合作面临哪些障碍?

中欧之间没有地缘政治纷争,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又都致力于绿色转型,双方开展可持续发展合作本不应有任何障碍。遗憾的是,欧洲有些人不断炒作“疑华论”和“恐华论”,认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削弱了欧洲的竞争优势,妄称要对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和双边科技合作设限、审核。这种非理性认知妨碍正常竞争,遏制全球创新活力,阻碍人类共同进步,是对中欧可持续发展合作的严重干扰。

《经济学人》时隔10年的两篇封面文章代表了这种论调。2013年说“世界的威胁是中国的碳排放”,2024年则说“新的威胁是中国在绿色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何其荒谬!以中国产电动车为例。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优势不是靠补贴得来的,而是通过努力提升质量、产量、控制成本得来的,这为全球电动汽车的技术革新乃至全球绿色低碳发展作出了贡献。中国电动汽车受欢迎是市场的自然选择,有关贸易设限做法,对欧洲消费者和欧洲减排努力注定是“回旋镖”。欧洲科技公司和企业只有参与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才能更好保持全球竞争力。

光伏是另一个受到欧洲市场欢迎的中国绿色产品。在此我想提醒大家,光伏和风电技术虽然是西方国家引领技术研发,但成本大幅降低却是中国的贡献。正是因为中国推动,2021年全球太阳能光伏装机成本较2010年下降约82%,陆上风机与海上风电装机成本分别下降约35%和41%。欧洲400多家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研究机构和协会等实体明确反对搞太阳能贸易壁垒,他们很清醒地看到,任何技术的落地都需要庞大市场和技术迭代,如果没有中国的巨大贡献,全球太阳能和风能装机成本和发电成本不可能大幅下降,全球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也不可能实现。没有中国的太阳能产品,欧盟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42.5%的目标就无法实现。


最后请您简短总结一下今天的专题研讨。

作为推进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中国和欧洲都制定了绿色发展的总体目标,双方应该更多寻求对话、交流与合作,打造互利共赢的科技创新合作关系,共同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气变、大瘟疫、粮食安全、能源安全、老龄化、空气和水污染等挑战,从来都是跨国界的,因此需要有超越国家、民族、文化的国际科技合作,共同应对。同样,没有人因为能够掌握领先科技而使自己免于全球性挑战。跨越国界的科技合作与成果分享,比任何时刻都更加紧迫。我们都在一条船上,命运与共,而不是有人在桌上,有人在菜单上。

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科技创新最大的动力源泉。它是不可阻挡的,它不是由你、他驱动,而是由14亿中国人民驱动的。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