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肖军正大使在希腊国家通讯社雅通社发表署名文章《中希携手打造文明互鉴典范》,介绍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成立的重大意义。全文如下:
2月20日,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成立仪式在雅典大学典礼大厅隆重举行,孙春兰副总理在仪式上宣读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给5名希腊中心理事会成员的复信。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高度评价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成立的重大意义,倡导加强不同文明间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繁荣,让一切文明的精华造福当今、造福人类。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古希腊文明影响深远。纵观历史,中希两大文明始终相互欣赏、相互借鉴,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古希腊哲学和文学泰斗辈出的黄金时代,恰恰也是中国“百家争鸣”的思想迸发期。曾两次访问中国的希腊文学巨匠卡赞扎基斯有一句名言,“苏格拉底和孔子是人类的两张面具,面具之下是同一张人类理性的面孔”。相似的理念,相通的文化,让中希之间的交流产生诸多共鸣,向世界展现出互学互鉴、相知相亲的和合之美。
习近平主席2019年对希腊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同希腊领导人共同倡导文明交流互鉴。之后,双方积极落实两国领导人共识,筹建中希文明互鉴中心。自2020年春以来,希腊教育部组织协调雅典大学、帕特雷大学、亚里士多德大学和克里特大学筹建希方中心。与此同时,在万里之外的中国,在中希文明研究领域有着深厚积淀的西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和四川大学积极筹建中方中心,与希腊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两国高校联合成立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是双边关系发展和世界文明交流的标志性成果。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将本着“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整合中国和希腊一流高校资源,以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使命,建成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平台、高水平智库交流等平台,搭建起联结中希、中欧民心相通的新桥梁。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指出要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对抗。从首倡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搭建亚洲乃至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到践行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努力把“一带一路”建设成文明之路,中国始终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倡导者、实践者。中希文明互鉴中心的成立,将推动东西方两大古老文明之间的对话更加广泛深入,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提供宝贵的示范与借鉴。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面对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的现实,人类更应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消除隔阂、偏见、仇视。中希关系之所以能在动荡不确定的国际局势中保持稳定健康发展,正是因为两国都能从千年文明滋养中汲取智慧,秉持平和包容心态看待对方的发展,善于从长远战略角度规划推进互利合作。中希文明蕴含的价值观、世界观、宇宙观、人生观、科学观、文化观等博大精深、历久弥新,一定能够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的精神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