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军正大使接受希腊《经济观察》杂志专访
2022-11-01 18:21

近日,肖军正大使接受希腊《经济观察》(Economic Review)杂志专访,就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欧关系、“一带一路”倡议等回答了提问。11月1日,《经济观察》在11月刊发表专访内容。专访答问全文如下:

问: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你如何理解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的中国更加“外向”与自信?

肖:10月16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全面总结中国改革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擘画下一个阶段中国发展蓝图。会议明确了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中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国发展新的重要里程碑,也将给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带来更多确定性,为中希合作乃至世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今天中国所展现的自信与开放,既植根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深厚积淀,也来源于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特别是自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的十年里,中国国家发展建设取得了许多新的历史性成就,实现了伟大变革。2013—2021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6.6%,高于2.6%的同期世界平均增速。中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0年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8%,年均增长6.6%,实现与经济增长的基本同步。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彻底消除绝对贫困,持续缩小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向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这十年,中国也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中国努力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设立21个自贸试验区及海南自由贸易港。中国外贸总额由2012年的4.4万亿美元升至2021年的6.9万亿美元,成为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均居世界前列。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8.6%,超过G7国家贡献率的总和,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问:如果当下的“西方与俄罗斯的对立”演变成为“西方与非西方世界的对立”,再联系到(美国和北约在)印太地区动向,中国将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肖: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冷战结束30多年来,有些国家、有些人却从未摆脱冷战思维,从未停止人为制造“敌人”。这种将世界进行简单划分、造成国际社会分裂对抗的做法,真正对全球安全稳定构成了“系统性挑战”。乌克兰局势发展到兵戎相见的地步,正是冷战思维的恶果。“冷战剧本”早已过时,绝不能在印太地区重演。

要战胜全球性安全挑战、找到真正的和平发展之路,当务之急是树立正确的安全观。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特别强调安全不可分割原则,不能把本国安全建立在他国不安全的基础之上,要坚持通过谈判停止冲突,通过对话解决争端,通过合作增进互信。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正能量。中国将在全球安全倡议引领下,与国际社会一道,为推动妥善解决各种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建设持久和平和普遍安全的世界不懈努力。


问:中国与“西方世界”有着紧密的经济联系,如果双方全面“脱钩”,中国能否承受?

肖: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人类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一遇到风浪就退回到港湾中去,永远无法到达彼岸。保护主义是作茧自缚,搞“小圈子”只会孤立自己,极限制裁损人害己,脱钩断供行不通、走不远。

近来,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西方国家政客和媒体鼓吹与中国“脱钩断链”,声称“外资加速撤离中国”。事实上,中国今年1-8月实际使用外资1384.1亿美元,同比增长20.2%,其中欧盟对华投资同比增长123.7%。外国投资者持续看好中国市场。德国总理朔尔茨日前明确表示支持全球化,德国必须和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开展贸易。欧盟委员会负责经济事务的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也认为,与中国脱钩不是欧盟企业的选项,欧盟应继续以务实的态度和中国接触。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中国的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中国正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继续坚定不移地融入世界经济。我们不赞成脱钩断链,脱钩断链也无法阻挡中国发展。


问:中方是将“西方世界”视为一个整体吗,还是以单个国家或者划分类别对待?

肖:在发展对外关系的过程中,中国始终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的原则,始终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致力于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无论是对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都是如此。以中欧关系为例,中国既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欧洲国家发展双边关系,也有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这样的次区域合作机制,中国还同欧盟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充分体现了中欧关系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发展。


问:你如何评价“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近10年来所取得的成果?在欧洲特别是东南欧地区有哪些具体体现?

肖:9年来,“一带一路”从理念化为行动,从愿景变成现实,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进入精耕细作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东方智慧,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已经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政策沟通凝聚共识。截至2022年7月底,中国已与14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其中欧洲包括我们的好伙伴希腊以及意大利、葡萄牙和塞浦路斯等南欧国家。

设施联通硕果累累。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克罗地亚佩列莎茨大桥等一大批务实合作项目为当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作出实实在在贡献。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近6万列,货值累计近3000亿美元,已通达包括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24国200个城市。中远海运投资的比雷埃夫斯港已荣登地中海第一大港并跻身欧洲前四大港口,在全球集装箱港口中排名从2010年的第93位跃升至现在的第25位。该项目为当地创造了超过3000个直接就业岗位,间接创造就业岗位1万多个,累计为当地带来直接社会贡献逾14亿欧元。

贸易畅通质效双升。截至2022年6月底,中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累计约12万亿美元,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超过1400亿美元。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园区累计投资430.8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34.6万个就业岗位。

资金融通稳步推进。截至2022年7月底,中国与20多个共建国家建立了双边本币互换安排,在10多个国家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截至2022年7月初,亚投行成员达105个,累计批准项目181个,融资额达357亿美元,惠及33个亚洲域内与域外成员。

中方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将各国视为平等伙伴,把沿线各国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让各国人民更好共享发展成果。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