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埃卡特立尼·拉斯卡瑞德斯基金会主办,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埃卡特立尼·拉斯卡瑞德斯基金会中国研究中心、中国—中东欧研究院承办的“中国和欧洲的文化与文明:从平行的过去到共同的未来”学术研讨会在希腊比雷埃夫斯市成功举办。开幕式由拉斯卡瑞德斯基金会执行主席康斯坦丁·马扎拉基斯主持,埃卡特立尼·拉斯卡瑞德斯基金会主席帕诺斯·拉斯卡瑞德斯、中国驻希腊大使肖军正、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赵江林出席会议并致辞,希腊前总统普洛科皮斯·帕夫洛普洛斯发表主旨演讲。
肖军正指出,2000多年中希两大文明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为人类文明演进作出了奠基性的重大贡献。伟大文明的活力在于造福时代。2023年2月,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希方学者时指出,“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化解人类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依靠物质的手段攻坚克难,也需要依靠精神的力量诚意正心”。现时的欧洲被战争环绕困扰,而中国的发展,特别是为应对气候变化所做努力也遭遇关税和贸易战的阻挠干扰。这些提醒我们应该更多从中希、中欧文明互鉴来寻求借鉴和智慧,通过倡导共同体理念、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共同探索有效率的民主,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付诸更多实践,携手迈向“美美与共”的未来。
拉斯卡瑞德斯认为,文明与文化是人民兴趣之所在,也是国家间连结的纽带。近年来,中国取得了惊人的发展,而希腊也在积极寻求并创造与中国开展合作的机会。人文交流正是希中关系发展的重要支柱,不仅为两国合作提供了深厚的精神滋养,也为各领域对接带来了新的机遇。虽然文化无法与政治完全切分,但希中仍在努力寻求思想的兼容并蓄与合作的开放包容,为共享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根基。
赵江林认为,中国和希腊同是古老的文明国度,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过重要的历史贡献。虽然受地理因素限制,历史上的中国和希腊在两个平行的世界中各自展开着自己的文明发展画卷,但在今天,两大文明古国不再局限于各自的发展空间,能够畅通无阻地展开文明交流,使得人类文明再次有机会获得1+1大于2的好处。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将着力促进同希腊学界的交流合作,为不同文明超越文化差异、实现开放包容互鉴贡献学术智慧,推动中希乃至中欧关系发展迈上新台阶。
在主旨发言环节,希腊前总统帕夫洛普洛斯指出,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尊重与合作至关重要,而在全球变局下,如何促进不同文明包容共存、实现世界合力应对全球性挑战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捍卫全球文明是希中两国共同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应尊重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性,并在日渐动荡的国际环境中积极寻求同其他文明的合作,充分展现古老文明的和合之美,为解决全球性困境提供新的方案。
分论坛研讨环节,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希腊文化部、希腊海军学院、希腊西阿提卡大学、希腊克里特大学、塞浦路斯欧洲大学、希腊科孚亚洲艺术博物馆等机构代表围绕中欧文明的历史比较与现代发展、中欧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经贸与人文双轮驱动下的中欧关系发展、国际变局中的中欧智库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为进一步拓展中欧文明互动、凝聚东西方发展共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借鉴与思路指引。